【庇护成功案例】基督教家庭教会基督徒因受传唤和审讯而获美国政治庇护

内容列表

申请人情况

本次案件的申请人Z先生一家四口,于2019年底(新冠疫情前)持B2旅游签证入境美国。他们在国内是多年的基督徒,因参加国内的基督教家庭教会聚会,多次被当地派出所传唤和审讯,但并没有长期的拘留,一般都是在24小时内释放。 

被知名移民律师认为不符合庇护

2019年12月,他们决定申请政治庇护以后,咨询了多名移民律师。其中有比较有名的律师告诉他们,他们的情况不够政治庇护的资格,因为传唤和审讯只是轻微的骚扰,算不上迫害。 

我们接手案件

我们认为他们的情况符合政治庇护的资格。所以我们主要以宗教迫害为理由为他们办理申请。 

2020年2月份提交申请,在申请中详细描述了他们每一次被派出所传唤和审讯的情况,以及基于过往的这种传唤和审讯,他们对未来回到中国继续遭受迫害的恐惧。2月份收到了受理通知。

(庇护申请受理通知书)

2020年3月,收到首次面谈信。随即因疫情面谈被取消。2020年4月,移民局重新安排第二次面谈。随后也因疫情再次被取消。第三次面谈安排在2021年2月份,该次面谈顺利进行。 

面谈之前,我们为他们做了详细的面谈培训。针对他们的具体案件情况做剖丝剥茧精细分析。站在移民官的立场上设问,针对移民官可能问的每一个问题,预先设计好回答的答案。 

他们的英语很好,所以我们建议他们不用使用翻译(口译员),直接跟移民官面谈。面谈是一场硬仗,持续了四个小时。一般的面谈都是一两个小时,持续四小时的这种案件是非常罕见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申请的时候,提供的个人陈述和证据非常多。

面谈15天后,他们收到了补充材料通知,要求提交个人出生证这类补充材料。我们初步判断他们的案件即将被移民官批准。 

他们出生时是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统一的出生证这类文件。我们指导他们让国内家人找公证机构做出生公证。他们迅速按我们的要求做了,很快把出生公证提交给移民局。 

两个月后他们正式收到庇护批准信,全家四口获得了政治庇护身份,合法地留在美国。

(庇护批准信)

这个案件从提交申请到最后获得批准一共是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由于中间两次面谈被取消耽误了时间。如果没有这种耽搁,大概三个月就能获得正式批准。这种几个月内火箭式的面谈和批准也是有的,但是非常罕见。 

本次案件的启示: 

  1. 不要迷信律师,即便是有名的律师。按照他们最初咨询的移民律师给他们的意见,他们不够庇护资格。但证明他错了。这名律师对他们的案件缺乏充分的了解,也对庇护的标准缺乏准确把握。许多律师并不专精庇护,而是各种案件都做的“万精油”律师,对庇护案件缺乏经验,不能准确把握庇护的标准。实际上,很多庇护案件是律师的助理帮编出来的案子,处理的很粗糙,不但难以通过面谈,而且从一开始就做烂了,后面即使上庭也很难翻身。
  2. 最关键的还是案情,案情,案情。他们在国内由于参加基督教家庭教会的聚会,而被当地派出所传唤和审讯这件事情是真实可靠的,虽然他们并没有被判刑和长期关押,也足以构成被迫害的事实,这是他们的案件最牢固的基础。这与那些让律所编出来的假案子,有本质的差别。我们认为只要是真实可信的案子,在提交申请和面谈的环节做足了功课,就一定能获得批准,即使遇见杀手移民官给否决了,上庭时也一定可以被法官批准。
  3. 政治迫害有两条标准,过去的迫害经历(past persecution)和对未来迫害的恐惧( well-founded fear of future persecution)。过去的迫害经历并不一定要求是判刑几年,坐牢几年。如果像本案的申请人这样多次被派出所传唤和审讯,虽然每次都是24小时内释放,但这件事情反复发生过多次,体现了迫害的反复性和持续性,这也完全符合迫害的标准。 
  4. 有了案情作为根基,还要有充分的个人陈述和证据。我们帮助他们对过去的案情做充分的挖掘。让他们尽可能地回忆起过去每一次被传唤和审讯的经历,对每一次都做详细的描述。他们还找到了媒体对他们教会被迫害的报道。这大大增强了说服力。我们也帮助他们找到了美国国会关于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遭受迫害的一些人权报告,这也很好的派上了用场。总之,在案情的基础上是证据,证据,证据。 
  5. 面谈被取消,这是很常见的情况,要做好心理准备。在本案中,他们的面谈被取消了两次,这在新冠疫情中普遍发生,疫情后也有发生。这是移民局内部的调整,人手不够,或者是负责本案的移民官当天有事请假等,都可能导致面谈被取消。所以要对此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被取消的面谈,在重新安排面谈的时候,会最优先安排。 
  6. 设置场景的针对性的面谈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依靠丰富的经验,针对他们的具体案件情况,分析移民官可能问到哪些问题,这样就做到了有的放矢,有充分的准备。实际上他们在面谈中遇到的问题,基本上没有超出我们培训的内容。 
  7. 有的面谈是一场非常长的拉锯战。本次案件的面谈有四个小时。面谈长短无所谓好坏。除非是那种毫无案情的案件,移民官几分钟就打发了你,那必定是被毙掉。本案的面谈持续四个小时,主要原因是提供的案情详细,证据非常多。移民官要针对每一个情况做详细的问话。这种情况对申请人是非常好的,因为你每一次回答移民官都是在得分,最后得的分够了自然是会批准的。
  8. 面谈之后,如果移民官要求提交补充材料,特别是这种身份类的材料,就说明你的案件要被批准了。他们由于最初提交申请的时候没有身份证明文件(出生证),后来补充提交的,如果最初提交申请的时候就提上去,那么他们的批准可能还会提前一两个月。所以能提交的证据材料一次性提交是最好的。
  9. 如果英语够好,最好不用翻译(口译员),直接与移民官面对面交谈,这是一个加分项。移民官看到你英文很流利,第一印象就很好,会觉得你能够很快融入美国生活,会乐于批准你的案件。当然,如果英语不够好,不要勉强,还是应该用翻译。

点击热点文章

Share the Post:

Related Posts

获得庇护绿卡后,不要急着入籍!避免家庭成员陷入身份困境

在美国,获得绿卡后入籍成为公民是许多移民的最终目标。然而,对于通过庇护获得绿卡的人来说,过早入籍可能会对尚未获得绿卡的家庭成员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今天,我们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揭示这个问题,并探讨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补救。 案例:过早入籍带来的麻烦 Jay是一位通过庇护获得绿卡的移民。他作为主申请人成功拿到了永久居民身份,随行的妻子作为附属申请人仍在等待绿卡批准。然而,由于Jay满足了入籍条件,他没有多想便提交了公民申请并顺利通过。然而,在他入籍后,妻子的绿卡申请被拒绝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根据移民法,庇护附属申请人的身份依赖于主申请人的庇护身份。如果主申请人入籍,庇护身份自动失效,这意味着附属申请人将失去庇护保护,从而无法继续绿卡申请。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发生问题后的补救方法:Nunc Pro Tunc 庇护申请 如果你已经入籍,导致家属的绿卡申请被拒,以下是可行的补救措施: 提交“Nunc Pro Tunc”庇护申请:这种程序允许你的家属重新申请庇护,并将其庇护身份追溯到你作为主申请人时的生效日期。这将帮助他们恢复庇护身份,并继续绿卡申请。 什么是“Nunc Pro Tunc”? “Nunc Pro Tunc”是一种拉丁术语,意思是“追溯至原日期”。在移民法中,这个程序允许申请人通过重新提交庇护申请,将他们的庇护身份追溯到以前的有效日期。这种方式主要用来纠正由于技术性问题或不可避免的原因而导致的身份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Jay的妻子因为主申请人入籍而失去了附属庇护身份。“Nunc

Read More

待决庇护申请者是否可以通过雇主担保申请绿卡?

对于许多正在等待庇护申请裁定的朋友来说,长时间的等待让人焦虑。与此同时,许多人也会考虑是否可以通过其他合法途径,比如雇主担保类别,申请绿卡来改变目前的身份状态。最近,有待决庇护申请者就这一问题进行提问,我们提供了相关解答。这一问题和回答或许能够为有类似情况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问题背景: 提问者的情况如下: 我们的专业解答: 待决庇护状态下申请绿卡的核心问题: 根据我们的解答和庇护法律的常见规定,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 待决庇护状态是否满足绿卡申请的基本条件? 待决庇护状态本身是一种合法身份,持有者可以获得工作许可(EAD)。然而,身份调整申请(Adjustment of Status, I-485)要求申请人: 虽然待决庇护状态通常符合第二点,但申请者必须确保自己在入境时没有违反移民法律,例如以非移民签证入境但隐瞒了移民意图等。 2. 雇主担保类别对待决庇护申请者的意义: 雇主担保类别是美国移民法中一条重要的绿卡申请途径,主要包括EB-2和EB-3类别。如果申请者能够找到符合条件的雇主,并完成劳工证申请(PERM)等流程,则有机会通过该途径获得永久居民身份。但需要注意: 3. 离境与入境禁令的潜在风险: 如果庇护申请者曾有非法滞留或身份过期的情况,即使雇主担保流程获得批准,也可能被要求离境完成绿卡申请。然而,离境可能触发入境禁令(3年或10年),这对大多数申请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障碍。因此,在行动前,必须与专业人士评估所有潜在风险,避免因为离境而导致申请失败。 结语:

Read More